北極航道意味著什么
2014-01-08 08:20:27 來源:三聯(lián)生活周刊 編輯:國際船舶網(wǎng) 我有話要說
美國探險家羅伯特·皮爾里
喬治·內(nèi)爾斯(后排左二)1875年率領的英國探險隊在北極的探險歷經(jīng)磨難,有的隊員因為凍傷失去了手指和腳趾
今天,我們只要展開一張北冰洋地圖,就能看到探險家們的每一步足。喊蛡愔ШG对谂餐投砹_斯的北方;哈得孫灣深入加拿大東北內(nèi)陸,在東北向通過哈得孫海峽與大西洋相連;白令海峽東西連接著亞洲最東點迭日涅夫角和美洲最西點威爾士王子角,南北連接著北冰洋的楚科奇海和白令海……
這張地圖同樣也能證明,探險家們的信念是正確的:北冰洋有三條航道連接著東方和西方。
東北航道的大部分航段位于俄羅斯北部沿海。從摩爾曼斯克出發(fā),航行5620海里可向東穿過巴倫支海、喀拉海、拉普捷夫海、新西伯利亞海和楚科奇海五大海域,達到白令海峽和遠東的符拉迪沃斯托克。
西北航道大部分航段位于加拿大北極群島水域,以白令海峽為起點,沿美國阿拉斯加北部海域向東,穿過加拿大北極諸島,直到戴維斯海峽。
北冰洋理論上還有一條穿越北極點航線:從白令海峽出發(fā),不走俄羅斯或北美沿岸,直接穿過北冰洋中心區(qū)域到達格陵蘭;蚺餐。
這些航線對于今天的世界意味著什么?
世界發(fā)達國家大多處于北緯30度以北地區(qū),這個地帶生產(chǎn)了當今世界80%的工業(yè)產(chǎn)品,占據(jù)70%的國際貿(mào)易。當今國際貿(mào)易主要依靠航運來完成,而北冰洋航線正連通北美、西歐和東亞三大經(jīng)濟活躍區(qū)域。
通常情況下,從歐洲前往亞太地區(qū)有3條主要航線,分別經(jīng)由蘇伊士運河、巴拿馬運河和非洲好望角到達太平洋。整體而言,船只取道北極比取道蘇伊士運河或巴拿馬運河可減少航程40%以上。比如,從日本橫濱港至鹿特丹港的航線取道非洲好望需要29天,取道馬六甲海峽和蘇伊士運河需要22天,而取道北冰洋僅需15天。如果使用北極航道,華盛頓港至莫斯科港的航程將縮短1000公里以上;倫敦港至東京港的航程將由2.8萬公里縮短為1.6萬公里。
航程縮短意味著什么?海上運輸所消耗的原油是海運成本的最大因素。根據(jù)相關統(tǒng)計,2007到2009年,油價每上漲1美元,海運成本相應上升1%。油價因素已占到貨運總成本的一半。
中國對外貿(mào)易90%以上依賴于海路運輸,按照中國海運運費支出一般占出口總額的10%左右計算,2020年,中國對外貿(mào)易總額將達到5.3萬億美元,海運費用約為5300億美元,如果利用北冰洋航線則可以節(jié)省614億到1468億美元。